202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的同学们积极投身志愿服务工作,其中郭雨飞、傅圣杰、梅若莹三位同学作为志愿者,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用实际行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无论是凌晨出发的坚守,还是庄严仪式中的引导,他们都以饱满的热情和高度的责任感,在服务中见证历史、体悟使命。
郭雨飞
攥着烫金请柬,挂着志愿者工作证站在天安门广场的晨光里,风里都带着不一样的郑重——这场反法西斯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带着民族记忆的现场。作为志愿者,能站在这里,像是真的和历史、和当下连在了一起,也让我慢慢想明白,自己作为年轻人该站在什么位置。
大会上午9点启幕,我们的志愿服务前一晚便已启程:23点从学校出发,零点在北河沿大街的大巴上静默待命,凌晨 3点踏着露水走向观礼台,又在熹微晨光中守候至6点半嘉宾入场。都说博士生 “身体是纸糊的”,前一天下午吃褪黑素补觉、出发前喝霸王茶姬提神,并非只为扛住通宵,更是想以饱满状态承接这份责任——青年的坐标,本就该在“做好分内事”的踏实里锚定。
引导嘉宾、维持秩序的小事,是我感受历史温度的窗口。我们的举手之劳,能让浴血过的前辈更安心地回望荣光。最令我触动的是空中梯队轰鸣而过时,身旁老兵掏出战友遗照,举着与战机同框,风掀动他的白发,也让我读懂:“纪念” 从不是仪式,而是生者对逝者的承诺,是个体记忆汇入民族记忆的纽带。而我们这些年轻志愿者,正是在这样的瞬间,接过了传递记忆的接力棒。
8点20分全场静默,9点国歌奏响,方阵如钢铁洪流踏过长安街,装备车队闪着时代的光泽。军人们的每一步都藏着奋斗的汗水,每一件装备都印着国家变强的轨迹。这让我更加清晰:青年的坐标,从来不是孤立的,而是要嵌在国家发展的轨迹里,在见证时代中明确自身方向。
如今回望,凌晨的风、战机的轰鸣甚至老兵掌心的温度,都成了锚定坐标的印记。这段经历让我确信:个体的微光从非无用,哪怕是一次指引、一场守候,都能成为连接历史与时代的丝线;青年的担当,也从不是空泛的口号,而是在触摸历史温度时,坚定 “尽己所能做有意义的事”的信
傅圣杰
九月三日,我有幸作为观礼台服务保障岗志愿者,亲历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这是一次盛大而庄严的庆典,其深刻意义在于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不仅向世界展现了中国军队的雄姿与实力,更庄严宣告了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永恒真理!
为圆满完成此次光荣任务,我们志愿者前期接受了系统而全面的培训,包括抗战历史、抗战精神、服务礼仪和急救措施等多个主题讲座。暑期以来,我参与了数次志愿者通识培训、观礼台服务保障岗专项培训,并进行了两次全面的模拟演练。这些扎实的准备工作,确保我们对纪念大会现场的每一个细节、观礼台服务保障岗的每一项职责都了然于胸。我们的主要职责涵盖了引导观礼嘉宾、检查座椅设备、听从台长指挥以及现场物品收拾等,力求以最高标准保障大会的顺畅进行。
纪念大会当天,拂晓时分我们便早早抵达岗前待命,按照培训要求,手持对讲机,怀着激动与兴奋的心情等候指令。虽然心中不免有些许紧张,但前期的反复培训和两次模拟演练让我对现场流程烂熟于心,甚至暖场歌曲的每一句歌词都深深刻在脑海中,这给了我充分的信心去迎接接下来的志愿服务,以确保大会的顺利进行,并展现北京大学学子严谨细致、充满活力的优良风貌和矍铄精神。当暖场视频播放、礼炮齐鸣、国旗冉冉升起、领导人发表重要讲话以及威武的阅兵式逐一呈现时,我身临其境,内心深受震撼,深切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强盛,以及生逢伟大时代的幸福与自豪。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澎湃洪流,势不可挡!
除了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激荡,学校和上级部门对志愿者的细致关怀和周到保障也让我倍感温暖。从每次培训期间及时送上的矿泉水,到演练时精心准备的餐包;从夜间与凌晨为志愿者们特设的农园食堂暖心餐食,到参与大会时提供的全套庄重服装;从夜晚寒意渐浓时免费发放的贴心外套,到大会临行前学校领导的动员送行与殷切嘱托;再到带队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对同学们热情瞬间的捕捉记录……无数个细微之处汇聚成无尽的幸福感,让我在付出中也收获了被温暖和被尊重的感动。
在前期培训、中期演练到正式大会的这些时光里,与同学们也结下了深厚而真挚的友谊,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新朋友。志愿者之间那份发自内心的关心与热情,无疑是我们参与志愿服务中最宝贵的收获之一。在天安门广场现场,每当路过其他岗位的引导志愿者时,我们都会不约而同地互道一声“再见”与“辛苦了”,那种瞬间的亲近感,仿佛对面就是我们相识多年的亲朋好友,共同承载着一份光荣与使命。
生于中国,何其有幸;生逢其世,壮志偕行!我将牢记这份特殊的经历和感悟,以更饱满的热情和更坚定的信念,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添砖加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梅若莹
在过去的一个多月里,我经历了无数次辛苦培训,奋战在每一次的深夜演练中,心中始终怀揣着一个信念: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作为九三阅兵的志愿者,我深感荣幸,也倍感责任重大。这次的经历不仅是一次难得的机会,更是我人生中一段难以忘怀的旅程。
回想起这段时间的训练,每一次的训练都让我感受到团队的力量和集体的凝聚力。在这个过程中,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一起为同一个目标而努力,互相鼓励,共同成长。这种团结和友谊让我倍感温暖,也让我更加珍惜这次机会。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的生日恰好在正式活动的前两天。那天,我在白天仍然需要进行培训,晚上又为了论文工作奋战到天明。虽然在生日这一天我没有太多时间庆祝,但我心中充满了自豪感和使命感。因为我知道,自己正在为国家的荣耀而努力。当我看到国旗在阳光下冉冉升起的那一刻,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变得无比值得。这一瞬间,不仅是我对祖国的热爱,更是我对未来的坚定信念。
在阅兵当天,现场的气氛让我感受到一种无与伦比的庄重与激动。当我听到《松花江上》这首歌响起时,心中涌起的情感难以用言语表达。那一刻,我看到了革命老兵们的敬礼,看到他们眼中的坚定与自豪,仿佛历史的回音在此刻重新响起。他们的付出与牺牲,成就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与此同时,战旗方队的整齐划一和高新武器的展示,更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强大与富强。每一面战旗都象征着无数英烈的奉献与牺牲,他们用生命捍卫了我们的家园,让我们在今天能够享受如此美好的生活。作为一名年轻人,我深感肩上的责任,未来的路上,我要继续努力学习,为国家的建设贡献我的力量。
这次的志愿经历让我明白,参与不仅仅是一个过程,更是一种责任与使命。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以实际行动回报祖国的培养与关爱。无论是在哪个岗位上,我们都应当心怀感恩,勇于担当,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未来,我将继续关注国家的发展,参与更多的志愿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每一个小小的努力,汇聚起来就是强大的推动力,让我们共同为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