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代表——
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师代表王金霞在学院2025届毕业典礼上讲话
王金霞,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教授、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亲爱的同学们:
今天站在这里,看着台下即将开启人生新篇的同学们,我想先送上最真挚的祝贺,祝贺各位博士历经论文的“淬炼”终获学位,也感谢导师们在育人路上的倾心付出。此刻的你们,像极了站在知识山峰的眺望者,而前方的人生旷野,正等待你们用“追求”书写答案:终其一生,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或许答案藏在你们读博时的每个深夜里:是面对数据瓶颈时的坚韧,是反复推翻假设时的自律,更是在无人问津处依然咬牙前行的勤奋。这些品质,早已刻进你们的骨血,化作未来面对复杂世界的底气。请记住,世界与人性纵然纷繁,但“自立自信自强”从来不是空洞的口号,它是让你在浪潮中锚定自我的罗盘:自信让你敢为人先,自立让你独当一面,自强则让你在跌倒时永远有重新站起的力量。
而追求的根本,离不开“做事先做人”的底色。真诚与责任,是比学位更珍贵的通行证。就像你们做研究时恪守学术诚信,未来在社会中,也请守住“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良知:对工作负责,对他人真诚,对世界保持善意。当你们在各自领域扛起担当,便会明白:人生价值从不在别人的定义里,而在你是否问心无愧地活成了自己认可的模样。
当然,追求的路上少不了困惑与疲惫。请记得接纳“不完美”的常态,就像接纳科研中偶然的失败:顺其自然不是躺平,而是在尽力之后对结果的坦然;幸福也不是永攀高峰,而是懂得在奋斗中珍惜每一步的成长。无论未来你们是深耕学术、投身实业还是服务社会,请把今天的自己当作一面镜子:永远记得为何出发,永远对知识保持敬畏,对生命保持热忱。
同学们,博士学位是学业终点,更是“终身追求”的起点。愿你们带着此刻的初心,在复杂的世界里活成一束光:既照亮自己认定的价值方向,也温暖他人。最后,请让我用一句话与你们共勉:所求未必皆坦途,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便是对人生最好的回答。
祝贺你们,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