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5日至10月27日,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院长黄季焜教授带队赴重庆参加“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25年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由中国农业经济学会、西南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联合主办,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等单位承办,重点围绕“面向‘十五五’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一同参会的还有现代农学院副院长、中国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刘承芳教授,北京大学现代农学院朱炯研究员,李岚岚博士后及博士生陈思玮和郝心梦。
10月26日上午,黄季焜教授作了题为“中国种植业生产力区域布局演变和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大会主旨报告。他首先阐述了生产力区域布局的战略意义,随后分享了其团队在生产力区域布局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比1978—1980年与2020—2022年主要农产区各农作物品种区域分布,他们发现过去40年中国农业生产布局的变迁主要表现为土地密集型农产品北移,以及资金密集型农产品向发达地区转移,背后的驱动因素包括食物消费需求升级、农产品市场条件完善、农业生产条件改进及农业科技进步等。从生产力集中度来看,全国各地区农作物生产力集中度均大幅提高,并主要向东北地区、黄淮海地区及西南地区集聚。对此,黄教授指出,未来区域布局应根据各区域比较优势,走多路径发展之路。随后,黄季焜教授与刘承芳教授分别以学会副会长、学会副秘书长的身份,共同参加了第十一届中国农业经济学会理事会第三次会议。

26日下午,刘承芳教授应邀先后参加《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业经济卷》修订工作专题会议和农林经济管理学科发展论坛(闭门会议)。27日上午,朱炯研究员在“中国青年农业经济学家论坛”作了题为“农村要素市场配置及其福利效应的一点思考”的主旨报告。
研讨会期间,与会师生围绕农业经济领域的热点议题,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进行了广泛交流,进一步拓展了学术视野。大家一致表示,将把本次会议的所学所思转化为后续的科研动力,努力为“面向‘十五五’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